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的吸油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超声波雾化清洗装置的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目前吸油烟机已经成为普通家庭必不可少的厨房设备之一,由于中国家庭的烹饪习惯,导致炒菜时产生大量油烟,吸油烟机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风轮以及蜗壳内表面会吸附很多油污,长时间不清洗,会导致油垢大量积聚,影响到吸油烟机的性能,由于油垢易燃,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引发火宅。 传统的清洗方式是人工拆卸吸油烟机内部所有部件,采用碱性溶液,勾兑一定比例的热水后,用特定清洗工具对需要清洗的部位进行擦试清洗。这种清洗方式耗水多,需要人为操作,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而且反复拆装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洗干净彻底、耗水量小的带清洗装置的吸油烟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清洗装置的吸油烟机,包括机壳、蜗壳、风轮和清洗装置,所述蜗壳固定于所述机壳内,所述风轮固定于所述蜗壳内,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注液机构、排液机构、超声波雾化器和控制器,所述注液机构用于向所述蜗壳内注入清洗液,所述排液机构用于将蜗壳内清洗后的污水排出,所述超声波雾化器设置于所述蜗壳内,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超声波雾化器将蜗壳内的清洗液雾化从而对蜗壳和风轮进行清洗。 优选地,所述超声波雾化器设置于所述蜗壳内的底部。 优选地,包括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设置于所述蜗壳的底部的外表面且和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加热机构对蜗壳内的清洗液进行加热或停止加热。 优选地,所述加热机构设置为PTC加热器或硅胶加热片或铝箔加热片。 优选地,所述注液机构包括水杯、水泵和喷嘴,所述水杯设置于所述机壳的下方,所述喷嘴固定于所述蜗壳的上部,所述水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喷嘴和水杯连接;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水泵,使所述水泵将所述水杯内的清洗液输送至所述喷嘴,并由所述喷嘴喷出清洗液对所述风轮和蜗壳进行喷洗。 优选地,所述水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机壳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水杯包括吸水嘴,所述机壳上设置有与所述吸水嘴对应的进水口,所述吸水嘴与所述进水口密封连接,所述水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喷嘴和所述进水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排液机构包括排水开关和排水管,所述机壳上设置有出油口,所述蜗壳上设置有出油孔,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油口连接,所述排水开关设置于所述出油孔和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之间,所述排水开关用于控制所述出油孔和所述排水管的连通或关断。 优选地,所述机壳的出油口设置于所述水杯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排水开关设置为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阀的开启或关断。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清洗装置包括注液机构、排液机构、超声波雾化器和控制器,所述超声波雾化器设置于蜗壳内,通过注液机构将清洗液注入蜗壳内,再由控制器控制超声波雾化器将蜗壳内的清洗液雾化从而对蜗壳和风轮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由排液机构排出蜗壳内的污水。实现了吸油烟机的自动清洗,避免了反复拆装而造成的设备损害,延长了吸油烟机的使用寿命;同时清洗干净彻底,耗水量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带有清洗装置的吸油烟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水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吸水嘴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壳;11、进水口;2、蜗壳;21、出油孔;3、风轮;40、超声波雾化器;50、硅胶加热片;60、水杯;601、吸水嘴;6011、吸水管;6012、吸水孔;6013、固定件;602、挂角导槽;61、水泵;62、喷嘴;70、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油烟机,包括机壳1、蜗壳2、风轮3和清洗装置;其中,蜗壳2固定于机壳1内,风轮3固定于蜗壳2内。清洗装置包括注液机构、排液机构、超声波雾化器40和控制器,注液机构用于向蜗壳2内注入清洗液,排液机构用于排出蜗壳2内清洗后的污水,控制器设置于机壳1内,用于控制注液机构及排液机构的开启或关停。超声波雾化器40设置于蜗壳2内的底部,通过控制器启动超声波雾化器40,使超声波雾化器40将蜗壳2内的清洗液雾化从而对风轮3和蜗壳2的内表面清洗。 在本实施例中,超声波雾化器40利用电子高频震荡(振荡频率为1.7MHz或2.4MHz,超过人的听觉范围,该电子振荡对人体及动物绝无伤害),通过陶瓷或不锈钢雾化片的高频谐振,将液态水分子结构打散而产生自然飘逸的水雾,不需加热或添加任何化学试剂。与加热雾化方式比较,能源节省了90%。 设置有加热机构,在本实施例中,加热机构设置为硅胶加热片50,硅胶加热片50固定于蜗壳2底部的外表面并与控制器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硅胶加热片50对蜗壳2内的水进行加热。在蜗壳2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水温的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可以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硅胶加热片50对蜗壳2内的清洗液进行加热或停止加热。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清洗液的温度超过预设值范围的最大值时,控制器控制硅胶加热片50停止加热,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清洗液的温度小于预设值范围的最小值时,控制器控制硅胶加热片50启动加热,以保证清洗液的温度在预设值的范围内。在其他实施例中,加热机构也可以设置为PTC加热器或铝箔加热片,其中PTC全文为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PTC加热器即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加热器。 注液机构包括水杯60、水泵61和喷嘴62,水杯60上设置有挂角导槽602,机壳1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挂角导槽602相配合固定的油杯挂角,水杯60通过其挂角导槽602悬挂于机壳1的油杯挂角。且水杯60的一端设置有吸水嘴601,吸水嘴601包括吸水管6011、吸水孔6012和固定件6013。其中,固定件6013用于将吸水嘴601固定于水杯60,吸水管6011的下端延伸至水杯60的底部,吸水孔6012设置于吸水嘴601的上部且在吸水孔6012的周围固定有密封软胶。机壳1上设置有与吸水孔6012对应的进水口11,进水口11上也设置有密封软胶,当水杯60悬挂于机壳1时的下方时,吸水孔6012与进水口11对接,两块密封软胶紧密贴合在一起。水泵61固定于机壳1的上端,喷嘴62固定于蜗壳2的上部,水泵61的两端分别通过水管与进水口11和喷嘴62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水泵61的启动,使水泵61将水杯60中的清洗液输送至喷嘴62并由喷嘴62喷出清洗液对风轮3及蜗壳2的内表面清洗。 排液机构包括电磁阀70和排水管,机壳1的下表面设置有出油口,机壳1的出油口位于水杯60的上方。排水管的一端与机壳1的出油口连接,电磁阀70设置于出油孔21和排水管的另一端之间。电磁阀70由控制器控制其开启或关断,使清洗后的污水通过出油孔21、排水管和机壳1的出油口排入水杯60内。 具体实施过程,将装好清洗液的水杯60安装于机壳1的下方,启动清洗按钮,控制器启动水泵61工作,使水泵61将水杯60内的清洗液输送至喷嘴62,喷嘴62将清洗液喷出对蜗壳2的内表面及风轮3进行清洗。同时控制器控制电磁阀70关断,使喷嘴62喷出的清洗液汇聚于蜗壳2内。待喷洗一段时间后,控制器控制水泵61关停,然后控制器控制硅胶加热片50对蜗壳2的清洗液加热,待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优选加热温度为50-80度)。控制器控制启动超声波雾化器40,超声波雾化器40将清洗液雾化形成高温蒸汽充斥在蜗壳2内,将蜗壳2和风轮3上的顽固性油脂层层软化、溶解至剥落。然后再次启动水泵61进行喷洗,待清洗完毕,控制器打开电磁阀70,将清洗后蜗壳2内的污水导入水杯60中,并启动风轮3高速运转甩干风轮3,从而完成清洗过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